南迦智护 - 特困照护平台
平台依托AI、互联网、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系统)及融合通讯等先进技术,实现特困人员管理、 服务公司管理、照护服务全程留痕、考核评价、资金发放全过程全流程覆盖, 助力政府与服务公司高效统筹资源、降低监管成本,确保民生服务“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

平台特点

个性化配置 网格化服务
菜单化服务项目配置,可根据服务对象不同进行套餐化配置,照护服务网格化管理,小组化服务;

可视化过程监管
服务过程实时查看,监管方与服务方实时视频语音对讲,现场实时监管。一张图监管,全景式监督。

透明化监督
一人一码,扫码看服务情况,多方位监督,提升服务透明度。

科学化考核
逐单审核、随机抽检、现场检查、评分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让考核更加科学公正。

精细化结算
可支持计件结算、服务量百分比结算、考核打分结算等进行综合资金结算,实现精细化资金结算。
民政监督系统



一张图监管
通过民政监督系统,政府可实现系统运行基础设置、服务全过程监管、量化考核、资金结算、全景式一张图监管。
运行基础设置
系统运行基础设置包括被服务人员、服务公司、服务项目、服务网格、行政区划等设置。
服务过程监管
服务过程监管,可随时调取服务记录,通过时间、时长、地点、现场照片、满意度评价等进行服务过程的监管,可随时同服务人员进行视频对话,监督现场情况,可实时掌握被服务人员、服务公司、服务网格的服务进度。
量化考核
量化考核,支持逐单审核、随机抽检、现场检查、评分考核等多种形式考核,让考核更加科学透明公正。
资金结算
资金结算,可支持多种方式的资金结算,包括计件结算、服务量百分比结算、考核打分结算等。实现精细化结算,透明化结算。
服务公司管理系统
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通过该系统,服务公司可方便管理服务人员的入职离职,划分服务网格,并可随时掌握每个服务人员和被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以及公司整体服务进度情况。方便公司量化服务人员工作量。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移动照护服务系统





任务分派
采用任务分派模式,系统自动生成服务任务,服务人员只需按照系统指示(何时何地为谁进行什么服务)即可完成工作,系统界面友好,傻瓜式操作,会打电话即可快速上手使用。 同时,系统还包括导航、视频通话、服务记录、服务进度等功能。
典型案例
平台服务客户
20+
区县
70+
养老服务机构
7w+
特困人员
500w+
年服务次数
服务客户案例

东平县民政局
东平县民政局积极探索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照护服务新路径,着力构建县、乡、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增加照护服务供给,创新利用 “互联网+照护平台” 对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实现了照护服务的即时监管和优化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照护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养老、残疾和未成年人照护服务管理工作,为全县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照护服务。

肥城市民政局
肥城市民政局着眼于后扶贫时代的长效机制,统筹优势资源、融合农村养老,创新服务体系,全面建立起“一网双模、三区同建、全链管理”的特困人员照护服务体系,推行服务社会化,实现“发现金到送服务”的转变,全面提升了照护服务水平。目前,肥城市146名“桃仙子”照护服务人员分布在14个镇街区,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八大类、16小项的居家上门服务,每月提供有效服务6万多次。肥城市分散特困老人社会化照护服务改革工作的经验做法,被省民政厅评为2020年“社会救助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自岱区民政局
自岱区民政局启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以来,已覆盖全区近5000名特困人员,其中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成为项目的主要受益群体。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特困人员特别是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控,岱岳区民政局能够精准掌握每位老人的服务需求与状况,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得到贴心、周到的照料。